火狐游戏体育:肿瘤诊治将越来越个体化(图)

  由中国抗癌协会、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抗癌协会、《CancerBiology&Medicine》杂志共同主办的第一届国际肿瘤前沿论坛日前在我市召开。此次国际肿瘤前沿论坛聚焦癌症热点和前沿课题、肿瘤学科发展新态势,旨在推动医疗新应用,为广大肿瘤学者搭建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最终使肿瘤患者获益。

  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个院士主旨论坛及淋巴瘤、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儿童肿瘤、胰腺肿瘤等16个专题论坛,郝希山院士、曹雪涛院士、樊嘉院士、施一公院士、宋尔卫院士、于金明院士和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还搭建国际肿瘤诊疗学术交流平台,连线英国、德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权威医学专家学者,探讨国际肿瘤临床及研究领域新进展,也向世界传递肿瘤防治的中国声音。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MDT)、个体化精准医学、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疫苗研发等均是当前肿瘤研究和防治的前沿和热点领域,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转化为临床应用,纳入各国肿瘤防治指南推荐疗法,加速实现了肿瘤防治新突破。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被早期发现并获得治愈,中晚期肿瘤患者则向慢性病转化,疾病得到控制,生命得以延续。第一届国际肿瘤前沿论坛上,专家们就当前肿瘤研究的一系列前沿和热点话题做了精彩报告和讨论,分享肿瘤学科前沿的诊疗策略及经验,传递科研成果和发展动态,助力肿瘤诊治研究水平快速提升。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提高约10个百分点。“恶性肿瘤是社会关注度极高、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当前,我国癌症发病谱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癌谱过渡的阶段,既有着发展中国家高发的肿瘤,又兼具发达国家高发的肿瘤,对肿瘤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大会名誉主席、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郝希山院士说。他表示,当前科技创新呈现多点突破、交叉汇聚的景象,新兴医学机制理论、重大应用技术和交叉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医学大数据、精准医学等快速发展与应用,围绕肿瘤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生物医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都为肿瘤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为实现肿瘤医学研究创新和整体诊疗水平持续提升提供了新的契机。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于金明院士在报告中提到,肿瘤治疗的模式经历了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直至当前的精准医学。“精准医疗时代,肿瘤从诊断到治疗的理念和策略都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肿瘤诊断从病理分型已经发展到基因分型再到与免疫分型三者结合的新时代。肿瘤治疗策略也从以往手术、放疗、化疗的联合治疗发展到以靶向和免疫为基础的精准联合治疗。”于金明院士说,“肿瘤免疫治疗是继化疗、靶向疗法之后,肿瘤内科治疗的第三次革命,在癌症治疗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在肿瘤治疗疗效中贡献率极高。”2010年以后随着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系统生物学的应用,智慧医学已经来到。未来的智慧医学必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影像组学+基因组学+系统生物学研究的创新与融合。“或许在未来,一个肿瘤患者来到医院首先需要提取他的组织样本用于基因检测和免疫分析,医生在肿瘤及其微环境中寻找潜在靶点,通过质控严格的大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设计个体化药物及其治疗方案,真正实现个体精准治疗,患者因此获得最佳疗效,同时将治疗损伤降至最低。”于金明院士描述了智慧医疗下肿瘤患者私人量身定制、个体化精准“智”疗的情景。

  肿瘤早诊早治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新诊断的肝癌约占全世界的55%,由于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约80%的肝癌病人首次诊断时已进入晚期,肝癌的高转移和高复发特性是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另一主要原因。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樊嘉院士在此次论坛中分享了他的团队在肝癌早期发现、术后预测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团队研发的“7种微小核糖核酸肝癌检测试剂盒”(miRNAs-7试剂盒),采集0.2毫升血浆可提升肝癌早期诊断率;团队研制“全自动循环肿瘤细胞分选检测系统”,为临床实现肝癌早诊早治、有效预测复发、疗效监测以及干细胞研究建立了良好平台。两项成果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开创肝癌诊治新篇章。

  肿瘤免疫治疗是当前肿瘤治疗最为热门的线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了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中做出的贡献。两位科学家发现了阻碍人体免疫细胞前行的“刹车点”,医学名词为“免疫检查点”,正是它使免疫细胞不能快速准确地消灭肿瘤细胞,任其繁衍增殖。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肿瘤治疗开创了新方向新途径,基于该研究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PD-L1抑制剂已应用于多种肿瘤治疗,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施一公院士在报告中也提到,一代代科学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推动了医药创新发展,成就了免疫治疗最终成为对抗肿瘤的利器。目前,各国科学家仍在努力,试图发现更多肿瘤靶点和新的肿瘤治疗机制途径,并期待将基础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治疗方法和药物。

  肝癌和胰腺癌均被称为“癌中之王”,都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分期已偏晚,错失最佳手术时机。“近年来,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MDT)的应用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肝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介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目前通过多手段、多学科联合诊疗,为肝癌患者制定个性化和量身定制诊疗方案的模式,可以降低肝癌患者的复发率,提高5年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大会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肝癌防治研究中心主任陆伟教授说,“比如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原先只有1%可以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获得手术机会,现在通过化疗+靶向+免疫联合治疗,医院约有20%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即使不能施行手术的患者,通过联合治疗,也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使患者生存期延长2年至3年,甚至更长时间。”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实施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的联合治疗是当前肿瘤患者特别是中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获得治疗的有效途径。”大会主席、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天津市抗癌协会理事长郝继辉教授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作为国内排名前列的肿瘤中心,多年开展多学科综合诊疗,已经建立20个MDT诊疗团队,围绕各种肿瘤疾病开展了MDT研究,确立多学科、多专家、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严格按照多学科诊疗模式为肿瘤患者特别是疑难重症患者提供全方位、个体化的精准治疗,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获得了更好诊疗效果。”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