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游戏体育:坡县港岛在大陆掐尖解决医生荒促成今年临床医学大热分数线抬高!

  6 月 28 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第四批获特别注册委员会承认医学资格的名单。本次名单共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洲四个国家的共计 25 项医学资格获得承认。其中,有 7 项医学资格均来自内地学校,分别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

  持获承认医学资格的内地医生,可申请循特别注册途径于香港公营医疗机构担任医生工作,并在服务一定年期、取得获承认专科资格及通过评核后获得正式注册在港执业(即可以免试注册在香港执业)。

  2022 年,香港特区政府前后公布了三批获承认医学资格名单。在第二批名单中,来自复旦大学的六年制「内外全科医学士」成为内地首个被香港承认的医学资格。

  然而,从复旦大学的招生官网上来看,该项目是专门为外国留学生开设的专业,实行 MBBS 全英文授课,授课内容上更符合国外医学项目的需求。

  但根据复旦大学 2023 年最新招生简章显示,临床六年制的招生对象主要为非中国籍公民,来自中国的学生(包括港澳台)须获得外籍身份并满足一定居住年限后,以国际留学生的身份申请。

  2022 年 12 月,上海交通大学五年制(渥太华联合医学课程)和武汉大学六年制(MBBS)入选第三批获承认资格名单。值得一提的是,两个项目均为全英文授课,且武汉大学的六年制同样为仅面向外籍公民的留学生项目。

  这就意味着在前三批名单中,实际上很少能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内地医生获取免试的「特别注册」资格。但在本次新增的医学资格名单中,均为内地更加常见的五年制或八年制临床医学,或许将拓宽内地医生赴港行医的可能性。

  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曾公开表示:「香港的医生严重短缺,人均医生比例是每 1000 名人口只有 2 名医生,远落后于别的地方,预计未来人手短缺的问题会促进恶化。」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发表的《医疗人力推算 2020》显示,到 2030 年及 2040 年,预计分别会短缺 1610 名和 1949 名医生。

  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香港本地医护人员的大量流失。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近期在大会会议上指出,过去一年,医生及护士的离职数目分别为 449 人及 2925 人,流失率高达 7.1% 和 10.9%。

  为了提高公立医院医生的数量,2021 年,中国香港医院管理局讨论了两项挽留人才新政,其中一项即为「延长一线 岁,即时生效」。

  此外,香港还试图通过增加本地两所大学的医科生入学人数来改善本地医生短缺问题。2005~2008 年,香港本地医科生入学人数在 250 人左右;到了 2019~2021 学年,这一数字则上升至 530 人,增幅为 112%。但很显然,扩张医学院培训容量存在实际局限,对于亟待弥补的短缺现状也只是杯水车薪。

  而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非香港本地培训医生的大幅度减少。在 1991~2000 年间,非本地培训医生占同期在港新注册医生人数达 45%;然而,2011~2020 年间,非本地医生的占比已经下降到 10%。

  2021 年 5 月 18 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出席《2021 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记者会,宣布将立法引入非(香港)本地培训的医生,从而纾缓公营医疗系统和机构医生人手不足的情况。

  同年 11 月,《2021 年医生注册(修订)条例草案》通过,持有认可医学资格、且合乎条件的非香港本地医生可通过「特别注册」途径免试申请香港执业。

  而在此前,非香港本地医生想要赴港行医,则一定要通过 LMCHK(Licentiate of the Medical Council of Hong Kong,香港执业医生执照考试)。由于考核范围广、透明度低、流程复杂等原因,LMCHK 也被形容为「最难执业医考试之一」。

  但即使如此困难的考试,也依然吸引着港外的医生前往,其中很大的原因主要在于香港医生的优厚待遇。

  此外,医管局还将提供搬家津贴、住房补贴、25 天年假等多项政策福利政策。

  目前,第四批获承认医学资格名单已于 6 月 30 日刊宪,同日生效,并将于 7 月 5 日提交立法会进行先订立后审议的程序。注委会至今共建议承认 100 项医学资格,正推进其他符合既定条件的非本地医学院课程的评审工作,以制订下一批获承认医学资格名单。

  新加坡卫生部将于2023年8月到11月期间(时间待定)在北京面试有意来新加坡做医生的中国医学院毕业生。

  1. 四所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医学毕业生(协和,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应届或非应届均可

  · Medical Degree 博士毕业证书或博士学位证书,但上面一定要是写有八年学制。

  卫生部控股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计划地从中国招聘在当地受教育的医生。它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至今已从中国招聘超过180名医生,大部分仍留在公共医疗机构服务。

  12年前初到新加坡工作时,新加坡中央医院康复医学顾问医生陈净(40岁)曾面对语言障碍,只能用磕磕巴巴的“新加坡式英语”与年长患者沟通。她还记得有一次在场面陷入尴尬之际,患者女儿建议她用广东话与父亲沟通,结果沟通效果反而更清楚又亲切。

  最终,语言问题没有成为她工作上的绊脚石,在患者、患者家属和同事们的肯定和鼓励下,她化困难为优势。

  如今,每当其他同事遇到英语和华语都不好的年长华族患者时,就会拜托她当“方言翻译员”,用广东话跟患者解释病情。

  陈净从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著名医院服务了两年半,并在学长学姐的介绍下,参加新加坡卫生部控股的招聘面试。“新加坡是直接认可一些中国医生执照的少数国家,不像英国和美国还须通过医师资格考试,所以来新加坡工作对我而言是比较好的机会。”

  卫生部控股自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计划地从中国招聘在当地受教育的医生。卫生部控股答复《联合早报》询问时指出,至今已从中国招聘超过180名医生,大部分仍留在公共医疗机构服务。

  根据网上流传的信息,卫生部控股将在今年8月至11月,在北京面试有意来新加坡行医的中国医学院毕业生,能在明年5月之前来新工作者将获优先考虑。

  卫生部控股说,招聘策略是为满足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的预期需求。“在新加坡行医的90%以上是本地医生,但我们不分国籍,重视所有医生的贡献。”

  根据新加坡医药理事会(Singapore Medical Council)官网去年9月更新的信息,本地从2009年起,承认中国四所医学院,即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所颁发的医学文凭。医理会只承认这些医学院的七年制医学硕士和八年制医学博士学位。

  陈净是第二批通过招聘来新加坡工作的中国医生,同批受聘的医生约五六人。据她所知,10多年来受聘来新工作的医生,一部分成为专科医生,另一些则成为全科医生或是驻院医生。

  陈净说,中国医学教育和教科书,大多使用英文,但同事之间和患者之间的沟通都是用华语。因此,适应以英语沟通的新工作环境,是她来新工作初期面对的最大挑战。

  她以医院的会诊单(俗称blue letter)为例说,当年都是手写的。“我对英文本来就不太熟悉,再加上会诊单有很多缩写,字迹也比较潦草,所以辨认起来很困难。”

  她还记得,曾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病例,会诊医生写下很多建议并要逐步检查。好不容易快要读完了,却被最后一行的一连串英文字母难倒。她绞尽脑汁想了很久还是毫无头绪,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打电话联系那名医生,在医院里找他本人解读会诊单。

  没想到这一句话其实写的并不是某个关键的病史或某种特别药物的缩写,而只是“as above”(如上所述的意思)。

  “刚来的时候,做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的。笨鸟先飞,我就付出更多努力,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例如,我知道星期一会看很多病人,我就提前在周末到医院熟悉他们的病历,这样在正常上班时就可以快一些。”

  陈净到新加坡工作两年后,她的先生也到本地工作。连同今年六岁和两岁半的孩子,一家人都已经是新加坡公民。“新加坡已经是我们和孩子们的家了。”

  疫情期间,陈净在照顾本地冠病住院患者的同时,远在中国的父亲感染肺炎,虽然检测后不是冠病,但还是两度入院治疗。

  “爸爸出院后很长一段时间在康复休养,我那时觉得遗憾,在爸爸最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却不在他身边。”

  不过,她还是与父亲进行“远程问诊”,通过视讯观察父亲走路的情况、了解他要说明辅助仪器等,然后网购寄给他,也教母亲如何协助父亲康复。

  第一批从中国来新加坡工作的医生共有20多人,他们如今已在本地工作超过12年。

  邱德拔医院肾科顾问医生刘博(41岁)现在不仅能说一口流利英语,还学会几句马来语。她最常用的两个词汇,就是“sakit”(痛的意思)和“nafas”(呼气的意思)。

  “为马来族病患看诊时,说几句马来语当然更加亲切。如果有时间,我想要去学马来文,这算是我的一个目标。”

  当年只身一人来新加坡工作虽然具挑战性,但她依旧是觉得是正确的决定,往后也会在本地公共医院继续发展。

  这些年来,她也从本地医学院毕业生身上学到很多,例如医生和患者之间如何有效沟通。“我在中国读医学院时,课程里没有特别教导医患沟通的内容,但这是新加坡医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例如,如何把坏消息告诉病患,这些都是有技巧的,不能够太直接了断,要从病患的角度思考,考虑他们的感受。这能够减轻病患的恐惧,让他们更愿意了解病情,并为自己的健康做出适当决定。”

  新加坡订立了一份认可海外医学院学位的名单,名单中的毕业生可免试申请,无异于当地大学医科毕业生。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自2020年1月1日起新加坡卫生部大幅削减新加坡承认的国外医学院从160所锐减至103所。被去掉的医学院来自20个国家与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和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削减后,此次内地高校中仅有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4所院校毕业生文凭受新加坡卫生部认可。

  在新加坡行医能成为专科医生吗?在新加坡,有不少国内顶级医学院校毕业的医生,都做了专科医生。从国内来新加坡行医,做个专科医生不是梦。

  那么究竟难不难呢? 以康复内科为例,对新加坡医疗体系的晋升途径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可以看到,在新加坡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并不是特别容易,要经历至少6年的时间,但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以及我们当年来到新加坡的很多同事就是在晋升这条打怪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成功例子。比较公平的是,新加坡本地人和外来人口,在晋升上所面临的挑战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对于外来人口,只要有能力,并不存在玻璃天花板的问题。

  从新加坡的培养模式能够正常的看到,要成为一名康复科的专科医生,新加坡的培养模式是首先知识要全面,之后才是要专。只有通过内科培训的考试 (而且是英国和美国的双重内科考核),才有资格选择进一步的专科培训。这也是怎么回事,我作为一名康复科专科医生,解决各种内科疾病的咨询也游刃有余。

  当然有不少中国来的同事,最后并没选专科这条路,原因也有很多。有的人不喜欢医院要值夜班,有的人比较厌倦各种考试,有的人就是纯粹喜欢做家庭医生。其实在新加坡,也有类似国内的“规范化培训”,因此家庭医生的水平也是很不错的,往往收入也会比在公立医院的高。新加坡的专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薪酬待遇,并不会像国内那样有那么大的差别。

  香港,东方明珠,曾经和现在一样的灿烂,在我看来这是对于我这样的中国医生最适合执业的地方。

  2013年我博士毕业,彼时新加坡承认我国八所大学的学历,于是我申请并成功拿到了新加坡MOHH的offer。14年的生日那天踏上了去新加坡的飞机,开始了4年半的新加坡之旅。这里不想太多讲述新加坡的经历。总之就是4年半没有拿到residency training的机会。17年就已经心灰意冷,但是又不甘心就这么回国。于是便报考了香港的LMCHK,并且很幸运的在18年考过了。于是2019年6月我便来到了香港开始全新的生活。

  经历了一年的Houseman之后,我成功的拿到了新界西联网外科的residency training位。之前的流言不攻自破,谁说内地医生不能拿到专科培训的位置?

  外科的residency生活并不轻松。轮转的第一个科室就是普外科,也许是新加坡的经历已经让我有足够的心理上的准备,因此我对于每天7点上班查房的日子并没感到多么痛苦。做Medical Officer的第一天开始,就感受到了强烈的责任感,因为从第一天开始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需要靠自己来决断了,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什么都可以问的小实习医生了。问的太多,别人照样会告诉你,但会加一句,你已经是MO了喔。于是,……

  每天的日常通常是,早上7点开始查房,查房是自己一个人先把自己的病人看完,然后帮同事看病人(因为每个人的病人数量不一样,要互相帮助)。查完一轮之后,差不多senior(一般是consultant或者AC)就会来做senior round。查完房之后就是手术或者门诊。下午3-4点开始PM round(对没错,外科每天要查两次房),查完房把需要交给值班医生的病人交待一下就可以走了。作为basical surgical trainee (BST),值夜班会是first call,差不多每个月5-6次,每次30小时,有的post call。不过夜班绝大多数都是没的睡的,要一直一直的忙着收病人,处理病房的事情,以及有时候要去手术。手术通常是senior在做,不过有时比如阑尾炎会叫一线上去扶镜。除非不想做普外科,否则一般一线是不会拒绝的

  半年之后轮去了急诊科,体验完全不一样的生活。香港的急诊科和内地很不一样,急诊医生每天是固定8小时工作,到点就要收工走人,因为你要是不走,接班的同事就会没有诊间坐诊。急诊就更加是要自己独当一面了,不分内外妇儿神精传所有的病人你都会遇到,需要快速独立处置。有问题能问,但是遇到脾气暴躁的上级就免不了要被训斥一下下。总体上,support非常好。我们医院的急诊科是有admission right的,收不收病人住院并不是病房说了算,而是我们说了算。真心觉得有admission right的急诊室才是真正的急诊室。急诊的work life balance就非常好,美中不足的是因为是三班倒,所以休息日并不全是哪一天,和家人很难凑在一起休息出去玩。

  第三个轮转科室是骨科。骨科和外科日常生活差别不大,不过每天只要查一次房。骨科的夜班比普外科更累,一线经常会在病房里缝伤口,有时一晚要缝六七个手部肌腱,相当酸爽。

  两年的BST生活结束,期间考过了MHKICBSC的3个part,也就是MRCS,去年我正式成为了Higher surgical trainee (HST)。值班从一线升级到了二线,基本上整晚都泡在手术室里。也许是年龄慢慢的变大了,也许又因为疫情三年没有离开香港,三年没见过父母,再加上遇到几个非常Harsh的上级,HST我做了三个月就几近崩溃。几经犹豫彷徨,最终做出了quit的决定。

  其实外科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都已经走到了HST,猛然退出着实心有不甘。主任和我谈了几次话,也是不希望一个有经验的已经培训了这么久的外科医生就这么离开,不过终究是尊重了我的决定。于是,从22年10月开始,我正式离开了外科,转会到了急诊科继续做training。急诊科承认外科的MRCS,于是我便直接成为急诊科的Higher trainee,虽然经验相对而言非常浅,需要更加多的努力。急诊的生活前面已经介绍过了,虽然也不轻松,但相对外科而言是舒服多了。11月便请了长假回内地探望父母。

  关于薪资,香港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在香港算得上是比较低的,但放在全国,哪怕放在全亚洲都算是属一属二的高了。实习医生收入36k,但实习医生有宿舍可以住,每个月才1-2k,非常便宜。MO开始,底薪 津贴能够达到8-9万,每年上涨,考过MRCS会涨两个薪级,最高应该能达到14万左右一个月。当然这些是税前收入,而且医院管理局(HA)是没有年底双薪的,也没有年终奖,所以收入基本上就是这些了。不过香港的税很低,最高只有17% (不用意外,医生是必然达到17%的)。

  关于休假,这个简直太爽了。香港的每一个公众假期都是真正的可以休息的,如果不幸排了你那天值班,那一定会安排另一个工作日给你补休。resident每年是有25个工作天的年假(annual leave),是真的可以请的假,不会扣工资,不过要和科室里协调好。比如外科和急诊科就规定同一时间同一级别休假的医生不超过两个,所以就需要和同事就协调一下了。除了过年或者圣诞这种热门日子,别的时间都比较容易请假。

  关于香港的生活成本,这个只能说很高,很高很高,住房贵,交通贵,饮食贵。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对于医生的收入而言根本不是问题。消费这事吧丰俭由人,就是月薪10万也可能月光(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

  关于身份,很多站友问我身份问题怎么解决。首先只要你考过LMCHK,医院管理局一定可以帮你安排实习,也一定可以帮你安排工作签证。当然你也可以像我一样申请优才计划,或者今年刚出来的高才通。身份问题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而且,你可以带家人一起来香港。7年之后就可以换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关于内地医生能否做专科还是只能做GP,这个我自己的例子已经足够说明了。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内地来的,在香港做专科培训。所以不要听信谣言。

  关于歧视,很多人说香港对于内地医生,或者内地人有歧视。这个我不会否认,客观存在的,但说句实话我在工作生活中感受并不深。我的同事朋友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内地人大都对我很友好,遇到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不友好的人是平等的对本地人也不友好。说实话我感受到的歧视还没有在新加坡多。

  关于粤语,我认为这个是必须。考LMCHK未必一定要粤语,不过粤语一定有着数。日常工作你要是不会粤语那就真的会很惨。毕竟香港的主流语言是粤语,作为医生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来迁就你的语言习惯。所以,学习粤语是MUST。除非你从事几乎完全不和病人沟通的科室比如病理科。但生活在香港,入乡随俗是起码的礼仪。

  关于最新出来的免试来港执业,这个目前基本上只针对香港永久居民。对于在内地读医生香港人,如果毕业后想回港执业,又不想考LMCHK,大学又刚好在列表上,那我建议你一定一定要考内地的执医,不考过是不能回港执业的。对于内地居民,除非你已经获得专科资格,而且还是香港承认的专科资格,比如FRCS, FRCP之类的才可以。当然政策以后可能会变化,谁也说不准,只是目前还不行。

  西式体制下,没什么多事,收入更高更被尊重。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大陆医学生的小白生涯开始时的人身依附太悲催了呢,医院基本上都是以病室科室为核算单位,其实除了每月一千多的基础工资以外其余收入就都是科室主任说了算,如果科室收入一般般而且领导习惯吃独食的话,下面的年轻医生真的是很难熬出头的!就有这种极端主任,所有的手术都是他来主刀,其余的副主任偶尔能打个配合,每月收入这个吃独食的能比搭档高几倍,在他手下规培的只有基本工资还经常被扣钱,小主治上不了手术台看不到好转的希望。

  而西方的医生体制好像这种人身依附要比大陆好很多,或者是一个执业资格后大家都平等的氛围?也可能是吃相没有这么难看吧,反正就是不需要这种人身依附只能靠论文影响因子被解除的大环境。

  《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於二○二一年十月二十九日刊憲生效。持獲承認醫學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如符合相關條件,可申請循特別註冊途徑於本港公營醫療機構(即醫院管理局、衞生署、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擔任醫生工作,並在服務一定年期、取得獲承認專科資格及通過評核後獲得正式註冊在港執業。至於持獲承認醫學資格但尚未在香港以外地方實習的非本地培訓醫科畢業生,如符合相關條件,他們可參加醫務委員會(醫委會)的執業資格試,從而申請循特別註冊途徑在香港的公營醫療機構執業,在符合適用於所有特別註冊醫生的條件後同樣可取得正式註冊。

  在香港当医生的待遇再和大家谈谈,其实放眼全球香港医生的待遇也是挺高的,大约会比英国会高出两倍左右。住院医师的收入挺高的,比如查房每一次也要收2000元至6000元之间,主管的病人越多收入也就越多。还有一般的外科小手术,大约一小时左右的手术,主刀医生有大约十万元的收入,如果是好一点和有技术特点的医生还会更贵,所以年薪几百万甚至是过千万的医生都比比皆是,有一些大富人家的子女也为能成为一名医生为荣,医生的社会地位超然,无论是钞能力和面子方面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况且医生越老越值钱,香港又紧邻深圳,特区护照在全球非常好用,教育资源很丰富,可以很好的解决子女的读书和就业问题,对于优秀的内地医学生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大陆医学生的小白生涯开始时的人身依附太悲催了呢,医院基本上都是以病室科室为核算单位,其实除了每月一千多的基础工资以外其余收入就都是科室主任说了算,如果科室收入一般般而且领导习惯吃独食的话,下面的年轻医生真的是很难熬出头的!就有这种极端主任,所有的手术都是他来主刀,其余的副主任偶尔能打个配合,每月收入这个吃独食的能比搭档高几倍,在他手下规培的只有基本工资还经常被扣钱,小主治上不......

  同意,简而言之,就医疗系统而言,在大陆体制内我Dang基本决定你的一切。西式体制个人做主的更多一些。

  两地都曾受英殖民统治,都是花园城市,购物天堂,多元文化,物价昂贵,低税收,外向型经济,重要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在大家心中难免存在瑜亮情结。

  在八十年代之前,香港各个方面是碾压新加坡的。李光耀在其自传中写过他在新加坡独立之初经常到香港学习各种经验。但是现在新加坡的经济建设成就似乎更大一些。

  新加坡的人均GDP是6.6万美元,而香港人均GDP不到5万美元。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花,双方差距更大,这主要是新加坡引入大量的外籍劳工。但是人均财政盈余储备香港目前5.7万美金/人稍微超过新加坡人均五万美金,其实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五之内了,很高的水平。

  收入水平,2021年月薪中位数,新加坡收入中位数为4680新元,折合人民币2.26万。香港收入中位数19000港币,折合人民币1.62万。这个方面香港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住房情况。新加坡有八成住在组屋,人均居住面积有30平方米,对比一下香港只有45%的人住在公屋,人均居住面积只有新加坡的一半,15平方米。这个问题香港亟待改进!

  医疗方面,两地人均寿命以及医疗系统都不错,不过新加坡每千人有2.5个医生,而香港每千人只有2.0个医生,新加坡公立医院的医生数量高于香港,就医等待好于香港。

  产业方面,新加坡的产业政策更加明确,除了服务业外,制造业发达,仍占GDP的20%,石化产业规模庞大,航空航天、医疗、电子、半导体等制造业也发展不错,相比之下,香港只剩下金融,服务,外贸,旅游产业,制造业几乎没有了。

  中国央视新闻星期天(7月2日)报道,李家超在受访时说,过去一年来特区政府在“抢人才”“抢企业”以及增强发展动能方面成效显著。他称,香港如今比以往更加团结,凝聚力更大,欢迎外来人才及企业登上香港这艘“特快号”。

  在“抢人才”方面,李家超说,香港今年前五个月已收到八万多份申请,其中约4万9000已获批。按此趋势,能够达到未来三年每年输入3万5000人才的目标,更有可能超越此预期。

  为吸引全球人才到香港发展,港府去年年底推出“高才通计划”并优化现有的各项输入人才措施。

  界面新闻今年2月报道,香港人口已连续三年处于净迁出状态。净迁移涵盖香港居民以工作、读书和移民等各种目的进出香港的流动。

  报道说,虽然港府不认同香港出现“移民潮”,但也坦言过去10年,不包括单程证持有人的香港居民在大部分年份均录得净移出。

  ©2002-2021北京智德典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爱卡汽车) 版权所有.电话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方式:电话 邮箱:/p>

  北京论坛坡县港岛在大陆掐尖解决医生荒促成今年临床医学大热分数线抬高!快速回复赞一个(1)报名报名人数:亲,报名人数必须是阿拉伯数字,例如1留言:留言最多不能超过200字最多不能超过200字符留言不能为空用户名是否显示在列表中:是否提交报名回复成功,收到1个大米!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