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游戏体育:医生职称评聘迎来新方向!利好「工匠型」医师 ▷▷▷

  传统的职称评定方式以学术成果和论文发表为主要指标,这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忽略了医生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的技能和经验。这对于技术型医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如今,在上海,多家公立医疗机构正探索开展多元化人才评价,为医教研齐头并进的复合型、特别擅长临床技能的「工匠型」、精于科学研究的科研型医务人员提供不同培养路径,上海胸科医院实施的「工匠型」职称评判标准正是一例。

  这是一种体现技术上的含金量、责任风险、手术难易程度、诊疗规范等要素的评聘体系。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上海胸科医院方面表示,高难度手术数量和质量、临床新技术、患者满意及同行专家的认可是评判「工匠型」医生的核心原则。

  初中级专业方面技术职务阶段以培养复合型医师队伍为导向,重视医、教、研全面发展;而在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职务阶段,该院希望注重医务人员的个性化发展,充分的发挥出医生们的特长和实力。

  为何要给「工匠型」医生另辟蹊径?上海胸科医院表示,部分临床业务水平特别精湛、手术技术特别过硬的医生,如果「一刀切」,完全按照复合型医师的标准,会给他们的职称晋升之路带来阻碍。这样反而不公平,也不利于人才培育和发展。

  2020年,上海胸科医院首次在胸外科、肿瘤外科探索试点「工匠型」高级职称聘任。通过严格资格审核,临床能力出色的医生中,佼佼者可以入围,获得参聘资格;再经过更为细致的考评,杰出代表最终成功晋升。

  什么样的医生有资格参加评审?据了解,有两个维度:一是患者口碑和日常医疗服务的品质,二是同行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程度。如有特别优秀的医生,凭借创新性的技术实力,还可以「破格」。

  到2023年,该院进一步拓展了「工匠型」医师评聘适用的科室范围,基本覆盖了需要手术操作的所有科室。

  上海胸科医院制定的「工匠型」医师评价体系由「定量考核」和「专家测评」两部分所组成,职称聘任为三年一周期。

  定量考核注重考核医师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聚焦手术能力、手术质量和临床新技术等三个维度共七项医疗核心指标,不受性别、学历、职级、科研等条件限制。

  专家测评侧重医师在手术视频演示中亮点、难点等方面的评价。此外,患者满意度调查的最终结果也是评定的重要参考之一。

  自「工匠型」职称评定实施以来,上海胸科医院成绩非常显著,医生们的工作热情高涨,自主学习能力饱满,为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品质也明显提升。

  众所周知,现阶段各家医疗机构对于职称管理,普遍采用的办法是「评聘分开」,即只要你达到高级职称的申报条件,单位就会给你办理申报手续,并不会卡着不让你申报。待卫生健康委批复通过后,就可以获得高级职称证书。

  这里面不聘的原因有很多,如本单位内高级职称人数饱和,无法体现「金字塔」型职称架构,需待老人退休后才可虚位以待等等。

  又如,部分医院内卷,单位内规定的职称聘任条件太多、太复杂,包括进修、文章、课题、科研等临床专业业绩以外的条件。相比之下,「工匠型」职称评定体系简单、高效,唯技能是举。

  一线的临床医护人员迫切希望看到多元化的职称评价体系出现。其实,关于职称聘任制度的改革,国家及各省市一直有探索。如2023年10月,山东省卫健委和人社厅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卫生职称制度「双自主」改革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全篇最大的亮点就是:职称不再作为岗位聘用的必要条件;卫生专业方面技术人才自主参加职称评审,不受医院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而类似于「工匠型」职称评定体系的相关尝试,也已经在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等机构开展,并开始区分「临床型」、「科研型」和「复合型」医生。

  对于医疗技术水平高,但科研能力较弱的医生,可以归为「临床型」,以后就专心提升医疗技术;对于科研能力强,而医疗技术水平较弱的医生,则归于「科研型」,以后就专心搞科研;而两者均不突出的,则可继续沿用老模式。

  2021年发布的《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对医师职称晋升进行了一些改革,明确说:坚持实践导向、科学评价。科学设置评价标准,突出实践能力业绩导向,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奖项、唯「帽子」倾向,不把论文、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出国(出境)学习经历、博士学位等作为申报的必要条件;科学合理对待论文,在职称评审和岗位聘任所有的环节,不得把论文篇数和SCI(科学引文索引)等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评审的直接依据;鼓励卫生专业方面技术人员扎根防病治病一线;建立完善临床医生执业能力评价指标。将门诊上班时间、收治病人数量、手术数量等作为申报条件,突出评价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笔者注意到,《指导意见》把评职称的重心由「四唯」转到临床,本是一件好事,但《指导意见》详细列举了各个不同专业所要达到的业务指标,其中最引起热议的是:晋升副高要求400单元门诊量。

  作为一名医生,精湛的医术、丰富的临床经验一直都是我们为患者服务的根本,我们很乐意看到职称评审倾向于业务水平的考察。

  但是,以半天接诊(4个小时)不少于15位患者为一个有效单元,大部分医生不可能天天出诊,如按一周一次出诊统计,也就是一周一个有效单元,照这样算,怎么也得7到8年才可以做到要求的业务量。这未免有点不切实际。

  试想,为了晋升副高,老老实实坐了8年门诊,天天看的都是类似病情的门诊病人,那么业务水平就上升了吗?不,你只是上了8年的班而已。

  而此次「工匠型」职称评定体系则要科学和中肯的多。晋升高级职称,自然需要真功夫,那么最直接的就是以高难度手术的完成例数和成功率作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坐了多少年门诊为衡量。

  每一个临床医生,都希望自己能早日晋升高级职称,这其中自然有升职称可以涨工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可以名正言顺的做高级别手术了。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是现行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之一,严格规定了不一样的职称的医生所能实行的相应手术级别。我们在此不否认手术分级诊疗制度的意义,确实能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手术乱象。

  但是实际临床中,还是有很多偷偷越级手术的事情发生,比如高年资主治开展Ⅳ级手术后,在手术记录中挂上级医师的名。

  如果我们深入看待这一现象,就会明白,高年资主治经过日积月累的跟台学习,确实已经掌握了Ⅳ级手术,而且手术也做得很漂亮,但就是有一点,因为职称升不上去,让一切都变得不能光明正大。

  许多临床一线医生,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也有一定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评上职称。要想能够顺利评上职称,则必须医、教、研三个方面都要强。

  白天在医院已经够忙、够累了,晚上回家还要查文献做科研,留给医生的空余时间真的是太少了。而职称评不上,当然工资就上不去,连带退休工资也受影响。另一方面,为了评职称,频频爆出医生抄袭、买卖论文、学术作假、评审腐败等负面事件,造成恶劣影响。

  笔者单位前几年来了一位从上海老牌三甲医院辞职并加盟过来的副主任医师,现为我单位的科室主任。

  他刚入职的时候,笔者问他辞职的原因,他尴尬而又苦笑着说,「没办法啊,大医院太卷了,我的学历是个硕士,自从聘为副高也有十年了,前几年一直在努力升正高,但是由于年轻的时候,忙着上手术、练技术,就没去读博,而后来再读也不合适了。」

  既然卷不过,那就不卷了。其实这位主任是有技术的,是个实操主义者,泌尿外科领域内的Ⅲ、Ⅳ级手术都可以独立完成,但就是升职称被卡住,最后不得不含恨走人。想必如果「工匠型」职称评定体系早点出台的话,他也不必跳槽了。

  「工匠型」医师的评聘体系,也并不是意味着从此以后科研就不重要了。在真实的操作中,对于参评「工匠型」的医师,只是降低了科研比重,增加了临床能力的考量。通过两者比重的改变,来实行人才区分考核,从而改变以往的「职称难升」现象。

  在顺利晋升成功之后,医生们就能够得到更多的临床权限,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来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相关研究,然后反哺解决临床问题。这才是进入了有效循环。

  2024年年初,曾经有一则新闻刷爆了医学论坛,是某头部医院关于医务人员晋升晋级的新规定。消息一出,不禁哗然一片,网友纷纷感叹道:往后就是当个万年老主治怕也是不行了。

  1、新提任的科室主任除需要必要的任职条件外,原则上应具备有效博导资格。新提任科室副主任和主任助理除需要必要的任职条件外原则上应具备有效硕导资格;

  2、现有的科室主任(年龄≤50 周岁),三年内一定要活得有效博导资格。现有的科室副主任和主任助理,若不是硕导,三年内一定要活得有效硕导资格;若是硕导,三年内一定要活得有效博导资格。否则,根据科室详细情况,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外地院区工作。年龄50周岁的科室主任、副主任和主任助理鼓励争取有效硕、博导资格;

  3、已到晋升年限,但未按时晋升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的人员,如二年内不申请晋升或连续二次未晋升成功者,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外地院区工作;

  4、博士毕业后5年内,必须每年书写高质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且申报书专家评分在 80 分以上。同时,三年内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或五年内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否则,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外地院区工作。硕士毕业后5年内,如未转博或未主持一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考虑该类人员轮到外地院区工作。

  以美国为例,住院医生在完成规培以后,就成为可以独立行医的医生。如果他们选择在非医学院附属医院或者非教学医院工作,那么他们就是一辈子做患者的主管医生,直接负责患者的日常诊疗。

  选择了这条路,他们就不会有教学和科研任务的烦恼,自然也就不会有职称晋升的困扰。从而,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临床为患者服务了。

  而如果选择在医学院附属医院或者教学医院工作,那么他们一般就会有临床、教学任务,有时还会有科研的任务。

  选择这条路,他们就会有职称评定和晋升的要求,通常可以细分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临床带教老师,临床助理教授,临床副教授和临床教授等不同层级。

  或许,这种制度将来也有一定可能会在我国施行,让医生的职业分类更加明确,在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前提下,让会搞科研的专心搞科研,让会看病的认真看病。

上一篇

previous

下一篇

Next article